首页
高考新闻
高考备考
高考志愿填报
高考题库
高考志愿填报技巧
大学排名
艺考
招生简章
强基计划
军警校
综合评价
专项计划
竞赛
高职单招
对抗高考前焦虑,不用硬扛!5个简单办法,助你从容备考
优志愿整理 · 2025-10-16 · 1333次阅读

高考备考期间,不少考生会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中,担心发挥失常、辜负期待。其实,适度的紧张能激发动力,但过度焦虑会影响复习效率与考试状态。以下5个具体方法,帮你科学缓解焦虑,以平稳心态迎接高考。​

一、情景唤起法:唤醒内心的“轻松开关”​

当焦虑感涌上心头时,可借助“情景唤起”快速平复情绪。首先,在平时闲暇时,找到让自己最放松愉悦的场景——或许是戴着耳机听喜欢的轻音乐,或许是想象在白色沙滩上晒着太阳,海风轻拂的惬意。记住这个场景里的细节:声音、温度、感受,将其转化为脑海中清晰的“情绪锚点”。​

之后,在复习间隙、睡前或焦虑发作时,闭上眼睛,主动回想这个场景,让身体和大脑重新体验那份轻松。通过反复训练,大脑会形成条件反射,下次再感到焦虑,只需唤起这个场景,就能快速从紧绷状态切换到平静状态,有效缓解过度焦虑。​

二、无意识书写法:转移注意力,告别“内耗”​

考前焦虑常源于对未知的担忧,这些担忧会以想法、图像的形式在脑海中反复盘旋,形成“心理内耗”。此时,“无意识书写”能帮你转移注意力,打破这种循环。​

准备一个笔记本,当焦虑来袭时,不用在意格式和逻辑,把脑海中所有担心的事、混乱的想法都写下来——比如“担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不会做”“怕考试时犯困”。书写的过程,相当于把内心的焦虑“外化”,既释放了情绪,又能让你跳出反复纠结的思维怪圈。写完后,你会发现,那些看似可怕的担忧,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应对。​

三、平常心备考:不放大高考意义,按节奏复习​

很多考生的焦虑,源于把高考看得“太重”,觉得“一考定终身”。其实,高考是人生重要节点,但不是唯一出路。试着用平常心看待它,告诉自己:“我只要尽力发挥,就是对自己的负责。”​

复习时,不要盲目追赶他人进度,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查漏补缺,把精力放在“补弱”和“巩固优势”上。同时,避免熬夜复习——熬夜会让大脑疲劳,反而降低效率,还可能加重焦虑。尽量将作息调整到与考试时间同步,让大脑在白天保持最佳状态。​

四、日常放松法:用小事释放压力​

复习之余的放松,是缓解焦虑的关键。每天留10-20分钟做让自己放松的事:比如做几组深呼吸,慢慢吸气4秒,屏住呼吸2秒,再缓缓呼气6秒,重复几次就能让心率放缓;也可以到户外散步,感受阳光和微风,让大脑从书本中抽离;还能听一段轻松的轻音乐,或做简单的拉伸运动。​

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,却能帮你释放积累的压力,让心态更平和。记住,备考不是“连轴转”,适度放松才能让复习更高效。​

五、考前状态训练:提前练就“忘我做题感”​

考试时的“忘我状态”,能帮你忽略焦虑,专注解题。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平时的做题训练练就。每次做模拟题时,都给自己营造“模拟考场”的氛围:定好时间、远离干扰,让自己完全投入到题目中。​

做题过程中,若遇到难题产生焦虑,可先标记跳过,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攻克。通过反复训练,你会逐渐找到“专注解题”的感觉,考试时也能更快进入状态,减少焦虑对发挥的影响。

查看全文
输入分数 测测你 能上哪些大学
创建成绩